2013年9月30日 星期一

孟子選錄2

孟子選錄2       
一般人感嘆時事之亂,常開口就說:世風日下,人心不古。
這句話,我早就對它不以為然了。您說春秋時代不夠古嗎?還是戰國時代不夠古?當時的亂象,比起現代有過之而無不及!因為孟子曰:「人之異於禽獸者,幾希。」所以,每逢亂世,人們就像生活於叢林中,面對的是叢林法則。當權者的獸性,在此時局,就會徹底顯露!
雖說眾人的眼睛是雪亮的,不過世俗的好惡有時是無理性的,唯有聖人能洞察事理之精微,才可毋枉毋縱,不致於人云亦云。這些事,請看下面所選篇章,即可明瞭其中道理。
滕文公三(下)
9.     公都子曰:「外人皆稱夫子好辯,敢問何也?」
        孟子曰:「予豈好辯哉!予不得已也!天下之生久矣,一治
        一亂:…
 
        世衰道微,邪說暴行有作。臣弒其君者有之,子弒其父者有
        之。孔子懼,作春秋。…」
 離婁四(下)
19.        孟子曰:「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,幾希。庶民去之,君子存
         之;舜明於庶察於人倫,由仁義行,非行仁義也。」

28.   孟子曰:「君子所以異於人者,以其存心也。君子以仁存心,以禮存心;仁者愛人,有禮者敬人。愛人者,人恆愛之;敬人者,人恆敬之
        有人於此,其待我以橫逆,則君子必自反也:〝我必不仁也,必無禮也,此物奚矣至哉?〞自反而仁矣,自反而有禮矣。其橫逆由是也;君子必自反也:〝我必不忠。〞自反而忠矣,其橫逆由是也;君子曰:〝此亦妄人也已矣!如此,則與禽獸奚擇哉?於禽獸,又何難焉?〞
        是故,君子有終身之憂,無一朝之患也。乃若所憂,則有之;舜,人也;我,亦人也;…。
 30.   公都子曰:「匡章,通國皆稱不孝焉;夫子與之遊,又從而禮貌之,敢問何也?」
        孟子曰:「世俗所謂不孝者五:惰其四肢,不顧父母之養,一不孝也;博弈,好飲酒,不顧父母之養,二不孝也;好貨財,私妻子,不顧父母之養,三不孝也;從耳目之欲,以為父母戳,四不孝也;好勇鬬很,以危父母,五不孝也。章子有一於是乎?
        夫章子,子父責善而不相遇也。責善,朋友之道也;父子責善,賊恩之大者。
        夫章子,豈不欲有夫妻子母之屬哉?為得罪於父,不得近;出妻,屏子,終身不養焉。其設心以為:不若是,是則罪之大者。是則章子已矣!」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