黃金隊伍走中橫! (照片在部落格相簿 )
目前年紀己過一甲子的人,在他們年輕的那個年代走中橫,也許不是一件什麼新鮮事,但是在當今這個年頭,一個涵蓋老﹑中﹑青三個年齡層的人,所組成的隊伍去走中橫,就新鮮到讓人難以置信了!
在一個特殊的因緣際會下,我參加了台北內湖恆光禪寺的蓮友所組成的行腳隊,行程預定在五天內從太魯閣走到埔里。在我們33個團員中,年紀最大的70幾了,是所謂的二年級生,最小的則是才20出頭的七年級生,年齡差距超過50歲!您不用覺得太神奇,因我們彈性的把隊員分成勇腳和弱腳兩個等級,個人可衡量自己的腳力決定坐車里程的多寡,而且從第二天起還有支援車幫助載背包,所以才能順利地完成這次旅程。
我們的隊伍於九月七日早上,在台北火車站搭七點二十五分的莒光號火車,到花蓮新城站下車。負責籌劃這次行腳活動的黃師兄,用車接大家到太魯閣牌樓會合,從這裡起行。於昨天九月十一日中午十二點多,圓滿抵達埔里鎮的台一休閒農場。稍事休息後,搭遊覽車返回台北。
從太魯閣到太禹嶺然後轉入台14甲,一直到埔里境內,全長超過140公里的路程。途中扣除搭車的路段,全隊勇腳的人,在這回旅程中走了將近90公里的路。外加登上了百岳之一的合歡山北峰,腳力可說是相當不錯。
當我們步入太魯閣的牌樓,沿途景色就立刻吸住大家的目光。愈走愈深入,就愈讓人驚呼連連!燕子口大岩壁上那奇特的小洞窟,就是春天燕子的巢穴,要是春天來此,必然是一幅群燕飛翔的景象。
我們隨即進入九曲洞步道,在新隧道開通後,原來的精華路段成為人行步道,人們可以盡情觀賞自然美景。只是最近落石砸到遊客的事件頻傳,所以大家不敢怠慢,人人都自動戴上遊客中心準備的安全帽。
步道是從陡峭岩壁中開鑿出來的,一面俯視深壑水流盈盈,一面仰望峭壁高聳直立。更令人讚嘆這步道簡直是鬼斧神工,不愧為國外旅客必遊景點。當通過靳珩橋時,人們是否會駐足緬懷前人開路之艱辛?
不久隊伍到了天祥,上傳下平法師帶領我們到祥德寺禮佛,並且講述一段佛法無邊的往事。當時為了打通天祥以東最險峻的路段,工程一直不能順利進行,公路局長請來高僧廣欽老和尚在祥德寺坐鎮,從此一路順遂。當工程完成時,來了一個颱風,局長趕緊派人來接老和尚,沒想到廣公神通廣大,提前下山了。第一天 十九公里 的路程我們走了約六小時,晚上宿於青年活動中心。
第二天早上,我們搭客運直達洛韶,省卻了海拔急速上升的路段。不過後面還是有37公里的路要走,才能抵達晚上住宿的關源。依上坡行走的速度推估,九點從洛韶起行,至少要十一個小時才能到關源,沿途全是爬坡的路,這下心裡著實不敢確定自己有這能力?一路上,看那峰迴路轉,林木蓊鬱,偶爾遠觀一道細長瀑布,頓時心頭感覺清涼。跟蓮友邊走邊聊,還能忘記腿痠,提振精神奮力前進。在這上坡路中有一小段,我們都聞到像剛刈過草坪的那種香氣。我仔細尋著,原來是從右邊山壁上地衣似的青翠小草散發出來的。我愛遠眺好像藏在雲端的前程,有時真令人不敢置信那就是我們要去的地方。走著走著,不覺到了之前以為是雲端的地方,回頭凝視來時路,清楚地在深深的腳底下盤旋,才驀然察覺自己的厲害。
我們走了一陣子,補給車送來飯包和水,這時隊伍靠攏過來一起等車。不久,車來了,是一班往梨山的花蓮客運,我們一起搭到慈恩吃午餐。稍休息後,我們起程走向碧綠神木,再走一段路後,腳痠了,天氣也變了,陣陣霧氣由山谷吹上來,我們再也看不到沿途景色˙幸而行腳隊總策劃黃師兄開著本田吉普車,分批來回載送蓮友到金馬隧道前下車,讓大家再走約六公里就能到達關源。當我們通過匡廬隧道時,在隧道中央有一輪光環,呈淡淡的五彩色,上傳下平法師說這叫佛光,有緣見到表示此行會平安順利!
第三天,行程雖然約只14公里左右,但是都在爬坡,海拔高度上升得很快。從台灣最高加油站關源的2,374公尺,到中橫最高點大禹嶺的2,565公尺,進入台 14甲公路後,坡度升得更猛,經落鷹山莊到合歡山北峰登山口,海拔已經上升到2,969公尺。這時候小腿肚已經感覺很吃力,想想等會兒還要登上海拔3,422公尺,擁有二等三角點的合歡山北峰,內心真的有點掙扎。到達小風口,我們吃泡麵充飢,休息一會兒於十二點多出發前往北峰登山口。全程最具挑戰的莫過於登北峰了,若不是百岳之一的吸引力,以當時的疲勞感覺,寧願停留小風口遊客中心休息,等待隊友登頂回來。
直到自己登上了北峰,一路上看見植物生態迥異,有玉山扁柏的堅毅,高山杜鵑的脫俗和放眼望去那一大片的淺綠色箭竹林,都叫人心神舒暢,這時才覺得軀體上一切的忍受都很值得。下了山回到台14甲登山口,還需繼續爬坡,直到東南亞最高餐廳海拔3,150公尺的松雪樓,才真正能夠停下來喘一口氣好好休息。松雪樓屬林務局東勢林區管理處管轄,經重新翻修後於今年六月老店新開。這次我們隊友住這五星級的旅館,真是享受!
第四天,我們吃過早餐款好行李就起程,今早還得繼續升高海拔,直到台灣公路最高點的武嶺,海拔3,275公尺。在這裡可以眺望幾座百岳,甚至看到玉山。此後就一路下坡了,剛離開武嶺的這段路,有橙色護欄,由它鑲成的公路景緻,從遠方觀看很醒目。而且沿路的山坡有壯闊的箭竹林,還有多層次的山峰。近山翠綠,遠山依次由藍轉紫,這就是所謂的遠山含紫氣吧。今天全是下坡路段,膝蓋著力要特別保護以免受傷,不像上坡心臟受力那般只顧喘氣就好。
這天的行程真輕鬆,十點半就到了鳶峰,我們提早吃午餐,隨後就起行趕路,邊走邊覺得有點不大衛生。不過,人有無限潛能,只要不是經常這樣大概都能適應。我們沿路上,遇上好多鐵馬騎士往武嶺方向騎去,那是一項活動吧。我們誇他們有夠厲害,他們讚我們確實不簡單。再繼續一路走下去,眼巴巴的望著清境的到來。大概是真的累了,好像走了好久都到不了清境。
途中免不了遇上一小段上坡路,真是有夠吃力。人都已在路上,不走行嗎?只有轉念欣賞風景,或嘴裡唸著佛號,稍能忘卻兩腳的痠痛。走久終是會到啦,清境農場就在眼前。大家在此等車,搭到霧社,省下了 八公里 的一段路。我們這晚住霧社山莊,海拔已降到1,150公尺,晚上氣溫不再凊泠,所以大家都睡得很好吧。
隔天一早醒來,體力都恢復了大半,好多蓮友改變原先坐車的主意,加入健腳隊伍。雖然從霧社到埔里這段路,車多空氣壞,若是用走的,有可能把前四天高山上清好了的肺,在這段路上又染污了。不過,上傳下平法師一句難行能行的啟示,我也改變了主意,決定跟一群蓮友鬥陣行,有頭有尾比較圓滿。說實在的,最後一段路程要不是下坡,恐怕沒把握會走到埔里。
第五天的這段路程,大家都忽略了兩旁的山和水,全心在抵抗倦怠感向前趕路吧。當大家看到停在台一休閒農場等待我們的遊覽車時,心情頓時放鬆!十八公里的路程,我們走了四個多小時,下坡真快!走山路就是這樣,上坡心臟吃力而且腳會痠,下坡則輕鬆許多,但卻膝蓋著力,大家得小心維護才是。我們一抵達遊覽車處,稍休息後拿著飯包,提著全部行囊,趕緊上車,好好享用午餐。吃飽了,有人閉目養神,有人從高速公路上飽覽沿途景緻,完全任由已意,好不自在!若沒真正經歷這次苦行,還無法體會遊覽車司機有多可愛!
恆光禪寺的蓮友們,大家真行,能夠化不可能為可能。在上傳下平法師帶領下,一團和氣。師兄﹑師姊坦誠相待,有人熱切服務大家,有人掏錢大方請吃水果。服務的人渾然忘我,被服務的人心存感謝。這份人間盛情,就像黃金一樣可貴,所以我們是一隊黃金隊伍,經歷了一百多公里的中橫之旅。
全國公路最高點~武嶺
中橫最高點~大禹嶺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