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9月30日 星期一

要學好台語,首重聲調!

        要學好台語,首重聲調!
        台語的聲調在語音上,有如文字,擔負著辨義的重任!
漢語﹑和漢字一樣,都有獨樹一格的特色。漢字最大特色是充滿圖畫意義,而漢語的聲調豐富多樣,與聲調的辨義作用更是世上絕無僅有。
        現在的北京語可說是中原的漢語,在滿人統治二百六十幾年後融合出來牛奶加咖啡的混血語言。所幸漢語的多樣與多變,相當的保存在台語裡,真是難得。
先說台語音的多樣,台語有七個聲調,讓人聽聞起來有如五線譜中1237七個音符一樣。歌謠創作者把這個特色,融入歌謠中,人傳唱時感覺就像是在用天籟對話,而不是在唱歌。比如台灣民謠「黑黑」即是。可是現代年輕一輩的台語歌曲者,有的人不明瞭台語本質所具有說話即歌唱的特性,作出了讓人雞母皮的曲調。就像近一曲台語歌最後一句「查甫人个汗」,怎麼都像是「查甫人个」。
台語經歷國民黨惡劣的語言政策摧殘了數十年之後,元氣大傷。如今現實環境雖然開放了許多,但語言傳承已出現斷層。我們經常看到傳播媒體裡的人物講話或播音,乃至巡迴社區巷路的小販,常散播著錯誤的台語發音,卻無人即時糾正。每天就這般以訛傳訛下去,把語推往喪失優美面貌的方向前進,這現象實在令人擔心。
再說台語音的多變,台語漢字的發音,大家都知每個字都兩個聲調,一個叫「本調」,另一個叫「變調」。一個台語漢字在單字時或處在語詞或句子的最末尾位置時,都發本調的音。而在句中﹑或語詞內不最末位置的字,大體上都必須變調。
而變調時有一定的規則可尋,您可到台語呼音法網站去看,會讓您有很滿意的收穫。
        由於本人尚不擅在此園地使用特殊符號,所以無法用台語呼音法所提出的台語注音符號,標出語詞的唸法。只有提供例子,讓大家體。底下成對的語詞,前後對應的單字,其聲母和韻母完全一樣,看文字,只聽聲音,那麼就必須完全依靠聲調來辨義了,請看:
        風篩~奉待        長篇~長片     才調~在朝 
        真酥~診所        樹根~手巾     小姐~小食 
        古意~故意        優秀~幼秀      狗母~猴母 
        巷路~烘爐        ………。
         您別擔心例子被舉完了,如果只有這麼幾個而已,那怎能算是台語真正的特色呢!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台語呼音法網址:http://www.tps.idv.tw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