論語選輯(中)
述而第七
2.子曰:「默而識之,學而不厭,誨人不倦,何有於我哉?」
7.子曰:「自行束脩以上,吾未嘗無誨焉!」
8.子曰:「不憤不啟。不悱不發。舉一隅,不以三隅反,則不復
也。」
15.子曰:「飯疏食飲水,曲肱而枕之,樂在其中矣。不義而富且
貴,於我如浮
雲。」
泰伯第八
2.子曰:「恭而無禮則勞,慎而無禮則葸,勇而無禮則亂,直而
無禮則絞。君子篤於親,則民興於仁。故舊不遺,則民不
偷。」
10.子曰:「好勇疾貧,亂也。人而不仁,疾之已甚,亂也。」
13.子曰:「篤信好學,守死善道。危邦不入,亂邦不居。天下有
道則見,無道則隱。邦有道,貧且賤焉,恥也;邦無道,富且
貴焉,恥也。」
子罕第九
10.顏淵喟然嘆曰:「仰之彌高,鑽之彌堅,瞻之在前,忽焉在
後!夫子循循然善誘人:博我以文,約我以禮。欲罷不能,既
竭吾才,如有所立,卓爾,雖欲從之,末由也矣!」
16.子在川上曰:「逝者如斯夫!不舍晝夜。」
22.子曰:「後生可畏,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?四十﹑五十而無聞
焉,斯亦不足畏也已!」
28.子曰:「知者不惑;仁者不憂;勇者不懼。」
29.子曰:「可與共學,未可與適道;可與適道,未可與立;可與
立,未可與權。」
鄉黨第十
7.齊,必有明衣,布。齊必變食,居必遷坐。
先進十一
11.季路問事鬼神?子曰:「未能事人,焉能事鬼?」曰:「敢問
死?」曰:「未知生,焉知死?」
顏淵十二
1.顏淵問仁。子曰:「克己復禮為仁。一日克己復禮,天下歸仁
焉。為仁由己,而由人乎哉?」,顏淵曰:「請問其目?」子
曰:「非禮勿視,非禮勿聽,非禮勿言,非禮勿動。」顏淵
曰:「回雖不敏,請事斯語矣!」
5.司馬牛憂曰:「人皆有兄弟,我獨亡!」子夏曰:「商聞之
矣:〝死生有命,富貴在天。〞君子敬而無失,與人恭而有
禮,四海之內,皆兄弟也。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?」
13.子曰:「聽訟,吾猶人也。必也,使無訟乎!」
17.季康子問政於孔子。孔子對曰:「政者,正也。子帥以正,孰
敢不正?」
23.子貢問友。子曰:「忠告而善道之,不可則止,毋自辱焉。」
子路十三
3.子路曰:「衛君待子而為政,子將奚先?」子曰:「必也正名
乎!」子路曰:「有是哉?子之迂也。奚其正?」子曰:「野
哉,由也!君子於其所不知,蓋闕如也。名不正,則言不順;
言不順,則事不成;事不成,則禮樂不興;禮樂不興,則刑罰
不中;刑罰不中;則民無所措手足。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,言
之必可行也。君子於其言,無所苟而已矣!」
6.子曰:「其身正,不令而行;其身不正,雖令不從。」
17.子夏為莒父宰,問政。子曰:「無欲速;無見小利。欲速,則
不達;見小利,則大事不成。」
18.葉公語孔子曰:「吾黨有直躬者,其父攘羊而子證之。」孔子
曰:「吾黨之直者異於是,父為子隱,子為父隱,直在其中
矣。」
21.子曰:「不得中行而與之,必也狂狷乎!狂者進取,狷者有所
不為也。」
24.子貢問曰:「鄉人皆好之,何如?」子曰:「未可也。」「鄉
人皆惡之,何如?」子曰:「未可也。不如鄉人之善者好之,
其不善者惡之。」
25.子曰:「君子易事而難說也:說之不以道,不說也;及其使人
也,器之。小人難事而易說也;說之雖不以道,說也;及其使
人也,求備焉。」
26.子曰:「君子泰而不驕,小人驕而不泰。」
27.子曰:「剛﹑毅﹑木﹑訥,近仁。」
30.子曰:「以不教民戰,是謂棄之。」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